找到相关内容4808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藏传因明他比量式

    譬如瓶,   声亦是所作。   这一推论语,第一句是一个全称判断,它代表着论式因三相中之后遍相。接着是例证(喻),以“瓶”为同喻,用来认证这一判断的真实性,通过同喻“瓶”,经归纳推理,得出“风是所作皆为无常”的结论。这种推理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推理,论式的真敌论者是一个不知声音是否无常,但知声音是所作,又知瓶是所作,也是无常,以此归纳法推出“一切所作性都是无常”的结论。后一句,声亦是所作,是一单称判断...

    祁顺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1534638281.html
  • 学人缘起正见的确立

    结论之间仍有一个鸿沟。只有跨过这一鸿沟,我们才能真正接受“一切法皆是缘起”这一全称判断,而只有这一判断是全称时才能被称为是“正见”。跨过鸿沟的途径除了对如来的信心外,在下不知还会有别的什么可能。  这一过程与对“不完全归纳结论”可靠性的讨论有些相似。例如,某地人所见的天鹅都是白色,因此得出“一切天鹅都是白色的”的全称判断。事实证明这一判断是错误的,因为在其他地方确有黑天鹅存在。  因此,在下认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1347447.html
  • 明镜当台,胡来胡现,汉来汉现,初不作计校,而随处见成

    明镜当台,胡来胡现,汉来汉现,初不作计校,而随处见成 解释 当我们的感官和外界接触的那一霎间,感官只是如其本然地接收来自外在的各种讯息,不会对它们遽下判断;而一旦在脑海中自动进行归类、建档後,几乎分秒不差地,我们的好恶、成见、观点也随之浮现。其实,所谓修行,无非是针对这些人为造作的部份施以修正转化的过程。佛陀曾说∶「看只是看,听只是听。」同样地,即便是在脑海里进行各式感官讯息的分析归类...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05875492.html
  • 藏传因明的特征和发展现状

    命题纳入论式,以特称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推理,得出一特称判断的结论。   在印度因明推理中,特称判断不可为论式之前提和结论。而藏传因明打破了这一传统模式,将特称命题纳入论式,以特称判断做论式的前提,推出一特称判断的结论。虽然藏族因明家没有总结出这种推理的特征,但在因明辩论中却经常运用。《拉摄类学》中有这样一段辩论:“有人说:有的所知应成常与物二者,有的所知是常住,有的所知是物质故。答:此应成周遍不定。...

    祁顺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123738778.html
  • 吕澄:佛家逻辑——法称的因明说(二)

    差别”判断的事物。某种差别的术语叫“法”,含有这种差别的事物便叫“有法”,因此,所比不外是一种有法。同品呢,就是所比以外的一些有法含有所作判断的共同性质的。在因明的典籍里,常常举当时各学派所争论的一个...都是说“声常住”的,佛家不然,说“声无常”。现在,还可以用这个例子来作上文的说明。假使我们要对声加以“无常”的判断,这里声就是所比,在它以外的事物像瓶、盆等日用器具,也会有我们所要判断的无常性质——这...

    吕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1505638075.html
  • 藏传因明典籍中的反驳论证探析

    而断定的“湖中有烟”的判断列出的反驳论式是:“有青雾的湖中应该有火,因为有烟。”[i]这个反驳论式,并没有直接反驳对方的论题,而是将对方的“湖中有烟”这一判断当作真,从而推出了一个与此判断有必然联系的“湖中有火”的结论来。而这个结论是与事理相违背的,是不可能的,所以,从这个结论的虚假性可以顺理成章地推出“湖中有烟”这一判断的虚假性。   归缪法反驳方式虽然具有如此重要的逻辑意义,但藏传因明也并不...

    达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1540438309.html
  • 《法与律之深层探索论集》自序

    视野。这样的研究进路,有别于文献学或社会科学的模式,不祇是作「事实陈述」,也会提出作者个人的「价值判断」。只是这样的判断,并非来自个人无厘头的自由心证,而是源自「缘起、护生、中道」──佛教伦理学的系统...之后即作评述。由于评述的判准清晰而鲜明,即是「缘起、护生、中道」,因此笔者会循此一深层的哲学思维,而对经义(特别是涉及伦理的部分)作出价值判断。这在传统视经典等同「佛说」,认为「经中所表达的观念,其...

    昭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8092184867.html
  • 《法与律之深层探索》论集 自序

    佛法观点的伦理视野。这样的研究进路,有别于文献学或社会科学的模式,不只是作“事实陈述”,也会提出作者个人的“价值判断”。只是这样的判断,并非来自个人无厘头的自由心证,而是源自“缘起、护生、中道”──...经本,在简介之后即作评述。由于评述的判准清晰而鲜明,即是“缘起、护生、中道”,因此笔者会循此一深层的哲学思维,而对经义(特别是涉及伦理的部分)作出价值判断。这在传统视经典等同“佛说”,认为“经中所表达...

    释昭慧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6552288631.html
  • 因明《佛教逻辑》

    感知,过度到了知性的判断。从这个意义而言,各种言词,不过是划定了一个范围,将此范围之外的东西和当下所欲描绘的感知隔离了起来。从这个角度讲,所有的名言都是否定的,当我们提及A是B的时候,其实所说的是, A不是非B。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某个名言有一种所共许的界定,但每个人对同一个名言的理解,都不会是完全一样的。精确而言,对于A不是非B这样的判断,如果离开了判断的主体,将毫无意义。 事物总处于一定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85638560.html
  • 正因的直观体现-论式

    立宗,“所作性”是能立因,“凡是所作皆是无常”和“凡常者皆非所作”是因与所立法之间的逻辑关系构成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瓶、虚空只是例证。通过这个论式咱们可以觉出:能立因实际上包含着因支和宗支之间的某种逻辑关系所构成的三种判断,这三种判断就是因三相:遍是宗法性(声是所作);同品定有性(凡是所作皆是无常);异品遍无性(凡常者皆非所作)。论式的推理程序是:先第一相。由宗有法与因支组成单称判断,这是理由前提...

    刚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93938607.html